11月25日青年科学家沙龙(第17期): 人工智能及数据安全
一、沙龙主题
二、时间、地点
时间:2021年11月25日(周四)下午1:30
地点:线上 腾讯会议ID:906645718 入会密码:202111
三、沙龙组织
主办单位:浙江工业大学科协、科研院(工研院、军工院)
承办单位:浙江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
四、主讲人及题目
主讲人 | 单位 | 题目 |
王志波 | 浙江大学 | 面向深度神经网络的高迁移对抗攻击 |
王竟亦 | 浙江大学 | 人工智能系统的可信测试 |
刘博 |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从数据安全保护到数据安全交易 |
顾钊铨 | 广州大学 | 图像和文本领域的对抗攻击 |
王震 |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|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AI安全攻防与测评研究进展 |
宣琦 | 浙江工业大学 | 网络图学习及其安全性探讨 |
五、主讲人简介
王志波,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/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。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,获学士学位;2014年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,获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。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、人工智能安全、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,发表CCF-A类论文40余篇,七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。荣获IEEE HPCC 2019杰出论文奖、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。主持与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科技创新2030-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、97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,并与华为、蚂蚁金服、阿里达摩院等公司开展多项合作研发项目,受邀担任INFOCOM、ICDCS、AAAI等多个国际会议的大会程序委员。现为IEEE/CCF/电子学会高级会员,CCF物联网专委会常委、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技组常委。
王竟亦,浙江大学“百人计划”研究员。于2013年和2018年分别从西安交通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,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Research Fellow。主要研究兴趣在于软件工程、形式化方法和智能化系统安全的结合,即利用测试、程序分析、形式化验证等技术来为人工智能(AI)系统和信息物理系统(CPS)的安全可信提供保障支持。研究成果多发表于软件工程和形式化方法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如ICSE、TSE、TACAS、ASE、ISSTA等,两次作为通讯作者获得CCF-A类国际软件工程旗舰会议ICSE的杰出论文奖,其中ICSE 2020的深度学习公平性测试文章同时入选ACM SIGSOFT首届年度亮点研究。
刘博,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/高级副总裁。具备十多年的网络安全、数据安全、智能安全领域研究和工作经验。在Facebook和Square工作期间,参与和主导个多大数据技术研发项目。在安恒工作期间,带领团队主导包括工信部、公安部等国家级、省级重大科研项目9项,完成智能威胁检测、AI异常分析等300余项技术发明专利。其中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分析平台项目,获得2021年浙江省首台(套)软件,并被包括IDC(国际数据公司)、安全牛(国内网络安全行业最大的咨询机构)评为“国内态势感知排名第一”。担任大数据态势感知国地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之江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中心副主任、浙大安恒联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,在推动产业技术进步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卓越成就并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。
顾钊铨,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、副院长,大数据及安全研究所所长。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研究,主要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安全、大数据安全等。曾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、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、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、香江学者等,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,广州市高层次人才;出版专著3部,发表论文90余篇,申请专利50余项;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;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。
王震,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,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负责人。2018年入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“优秀骨干教师支持计划”。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安全、网络系统安全度量、博弈论、网络科学等领域研究,于IJCAI、AAAI、COSE、TCSS、PRE、EPL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担任AAAI、ICML、NeurIPS、ICLR等多个顶级会议的PC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人。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,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。2017年获中国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系统研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,2018年获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,指导学生获得各级数学建模竞赛奖项百余项。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、中科院信工所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合作研究,目前任指挥与控制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、计算机学会会员、人工智能学会会员、自动化学会平行智能专委会委员。
宣琦,浙江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教授、院长。入选浙江省“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”、浙江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主要从事图数据挖掘、人工智能应用及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,在ICSE、FSE、TKDE、TIE、TSMC: Systems、Cyberne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00余项,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1项。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相关课题,并与中电科、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、华为等开展多项合作项目。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、卡内基梅隆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合作研究。目前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等专委会委员。